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
导读:辽宁高职单招考试网为大家分享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希望能帮助到准备备考2024年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的同学们,一起来看看吧。
准备报考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考试的同学们注意啦,千万不要错过这份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同学们可以自行收藏哦,一起来看看吧。
一、判断题(1-50)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夸张。( )
2.《荷花淀》选自《白洋淀纪事》,作者孙犁,现代作家,是“白洋淀派”代表人物。( )
3.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的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掌权者。 ( )
4.小说中的人物必须是真实的不能虚构。( )
5.戴望舒的《雨巷》借江南小巷的阴沉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我”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出路,充满了迷惘和绝望。( )
6.《促织》选自《聊斋志异选》,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代文学家。 ( )
7.《史记》主要包括本纪、世家、列传 、书、表五部分。( )
8. 苏轼,北宋文学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都是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 ( )
9.《春之声》的作者是王蒙。 《春之声》借鉴了西方现代派小说意识流的写法。( )
10.《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豪放词的典型代表。( )
11.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 ( )
12.古典诗歌包括诗、词、曲等。古典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
13.老舍《我的母亲》告诉我们:不能因贫穷改变做人的标尺,不能因距离淡化对亲人的牵挂。 ( )
14.汉字“六书”指的是: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和转注六种造字方法。( )
15.《鸿门宴》的作者是贾谊。这部史作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
16.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描绘赤壁图景的词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 )
17.“嘈嘈切切错杂谈,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出自白居易的《琵琶行》。( )
18.“小屋点缀了山,什么来点缀小屋呢?那是树!”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
19.“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君子心胸宽广,小人经常忧愁。
2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出自柳永的《雨霖铃》。( )
21. 文学史上的“风骚”,指的是《诗经》中“国风”与屈原的《离骚》,它们分别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与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源头。( )
22. 《廉颇蔺相如列传》出自《史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23.“旦日不可不骚自来谢项王”中的“谢”字意思是婉拒。( )
24.王安石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
25.《论语》是专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们言行的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
26. 《野草》是鲁迅创作的散文集。( )
27.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从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
28.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出自柳宗元的《江雪》。( )
2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出自曹操《龟虽寿》。( )
30. 正面描写包括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和心理描写。( )
31.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运用的修辞方法是借代。( )
32.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出自唐代诗人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3. “鸿鹄传书”一词,源自于历史故事“苏武牧羊”。( )
34. 小说《堂吉诃德》中塑造了一个脱离实际,耽于幻想、行动盲目的形象,这部小说作者是西班牙作家塞万提斯。( )
35.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中“逝者”指的是消逝的时光。( )
36.在课文《哦,香雪》中,“火车”和“大山”并不仅仅是实物。“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
37.《像山那样思考》是一篇哲理散文,作者是利奥波德。( )
38.《南州六月荔枝丹》的作者是贾祖璋,文中“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是唐代杜甫的《过华清官绝句》中的句子。( )
39. 祥林嫂悲剧的最根本原因是死了丈夫,因为如果她的丈夫不死,就不会引起它的一系
列悲剧事件。( )
40.《祝福》中和祥林嫂一样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善女人是四婶。( )
41.《一个人的遭遇》表面是写一个人的遭遇,其实是写整个苏联人民的遭遇。( )
42.《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上四部划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的全称。 ( )
43.“梧桐一叶而天下之秋”的意思是看见一片梧桐叶落地,就知道秋天已经来临了。( )
44.《项链》作者是莫泊桑,法国小说家。其文学成就以长篇小说最为突出,被誉为“长篇小说之王”。( )
45.人性之美,美在求善。《善良》是一篇说明性散文,作者王蒙。( )
46.《文学的趣味》的作者是朱光潜。( )
47.《过秦论》的中心论点是仁义不失而攻守之势异也。( )
48.苏洵,号老泉,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
49.《祝福》中描写祝福的场面属于社会环境描写。( )
50. 《再别康桥》是新诗中的“新格律诗”。( )
试题完整版(含答案)请点击下载: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
以上就是“辽宁建筑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考试试题”的全部内容,更多关于辽宁高职单招的相关内容,如辽宁高职单招网报考条件、报名时间、考试科目、辽宁高职单招成绩查询、分数线等敬请关注辽宁高职单招网。